【懸疑狂熱】《喀邁拉空間》讀後感
【閱讀心得】
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曾在深深喜歡上一本絕版書後,一年內就得到它即將再版的消息。
但如此幸運的事就這麼發生在我身上了!
不同於許多懸疑小說以「人殺人」作為劇情設定 ,《喀邁拉空間》是以太空站上的生化危機為主題,同時融入作者本身的醫學背景。雖然當時我才接觸懸疑小說沒多久,可在翻閱簡介的當下,心裡就有種預感,這會是一本很有意思的小說。
懸疑狂熱的起源
我還記得自己第一次看的時候有多狂熱。
那陣子我其實很忙,可想看的書實在太多,這種情況下我會設定好一定的每日閱讀量,照著進度看書,《喀邁拉空間》卻讓我打破這個原則。
關於太空的一切明明聽起來那麼複雜,書中的描述卻是淺顯易懂又生動;說作者曾當過太空人我都會相信。就算在解釋看起來很專業的東西也不會讓人出戲,反而更能體會到身在太空時那種命懸一線的緊張感,也是這種情緒張力讓劇情越演越吸引人。
看到後面,我只想在每次被劇情震撼到的稍作休息後,馬上拿起書繼續看下去,才能安撫我腦中無數個「然後呢?」當時的情況就是這麼誇張。
拿到再版書後,好幾次我都邊看邊想,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這麼喜歡它?絕不單單只是太空+醫學的主題很特別,或是劇情帶來的刺激感比一直盯著手機螢幕有趣的多。
細膩的情感描寫
情感。後來我的腦海中迸出這個字眼。
不只是書中人物彼此之間的感情,還包括我本身對特定角色的喜愛。
對我來說,泰絲·格里森的文字有一種魔力,能將書中角色的形象在我的想像中描繪出輪廓,隨著劇情推移,在我的腦海中越來越清晰。卻在我開始在乎這些角色時,讓我眼睜睜看著這些人物遇上我最不希望他們面對的情況。這種讓人著迷和牽動情緒的閱讀經驗,在《喀邁拉空間》特別明顯。隨著劇情推演,那種希望角色們能「活下去」的念頭會驅使人不斷看下去。
我已經很久沒有在閱讀一本書時,有這種心情在搭雲霄飛車的感覺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後來會迷上泰絲·格里森的小說,甚至一頭栽進懸疑小說的世界。
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麼?
等待主人翁的又是什麼樣的結局?
沒有看到最後,永遠不會知道。這就是當中的魅力所在。
再看一次《喀邁拉空間》,劇情激盪出的情緒起伏,還有看到結局時那種如釋重負的感覺,依然深刻又強烈。
【內容簡介】
整個危機起源於一種奇怪的古生菌。
在太空中,原本呈現液態的細胞有了另一種樣貌:黏黏的、藍綠色的,質地或許像小孩子愛玩的史萊姆,看上去新奇又無害,不然實驗箱裡的小白鼠也不會伸出小舌舔上一口。
只是舔一口,竟成了災難的開端。
沒有人知道致命的危機即將爆發,包括提早登上太空站的艾瑪·瓦森醫師。
太空站的同事們一個個開始發病,眼前的問題還摸不著頭緒,下一個危機已迫在眉睫。在眾人急於釐清狀況時,軍方的介入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。
所有人都在和時間賽跑,拼命想搞懂這個古生菌,還有隨之而來的一連串問題。
軍方到底有什麼事瞞著我們?
兩年前的海底探險意外跟這有什麼關聯?
發生在美墨邊境的一場車禍跟這又有什麼關係?
原來早在古生菌碰到小白鼠的舌尖之前,危機已悄悄降臨。
【書籍資訊】
作者:泰絲·格里森(Tess Gerritsen)
譯者:尤傳莉
出版社:春天出版
出版年/版本:2024 / 二版
分類:美國懸疑/推理小說
(圖源自誠品線上)
(其實這版有三種封面,這裡私心放自己最喜歡的版本)
#懸疑狂熱1
留言
張貼留言